膽管癌
成因
肝臟細胞分為肝細胞和膽管細胞,前者可變成肝細胞癌,而後者則可變為肝內膽管癌,肝內膽管癌約為肝癌的十分之一。膽管癌也可發生於肝外膽管,稱之為肝外膽管癌。
成因:
-
在東方國家,肝內結石重複感染是最重要成因,在香港和中國,寄生蟲(中華肝吸蟲)是重要的禍首,大都因為吃了生的或醃的淡水魚而被感染
-
西方國家則以原發性膽管硬化症為主要致病成因
-
有先天性膽管構造異常者,如膽管囊腫,也較易產生膽管癌
症狀及診斷
症狀:
肝內膽管癌的症狀主要有上腹部疼痛、全身倦怠、食慾不振、體重減輕等,像肝細胞癌一樣,早期肝內膽管癌一般無症狀式症狀隱晦不明,等發覺到有確實症狀時,多已不能治癒。
肝門型膽管癌因為容易造成膽道阻塞,所以臨床表現以黃疸為主,也可併發急性膽管炎引致發燒、畏寒及腹痛。
診斷:
肝功能檢查:通常會不正常,尤其膽紅素濃度及血清鹼性磷酸酵素會提高,但早期肝內膽管癌病人肝功能可以正常。
血清腫瘤標誌:CEA可能升高,但不到一半的病人有陽性反應; CA19.9也可能升高,但準確度不高,正常血清腫瘤標誌並不能排除膽管癌。
影像檢查:包括超音波、電腦斷層、膽道造影、核磁共振攝影等,鑑別診斷包括肝細胞癌、肝轉移癌,尤其與大部份肝轉移癌(如大腸癌肝轉移) 很難從影像區分
超聲波 (Ultrasound):可以看到阻塞區以上的膽管擴張現象,也可以直接找到腫瘤本身。
電腦斷層掃描 (CT scan):可以評估腫瘤的大小及對鄰近肝臟、淋巴結及其它腹內器官組織的侵犯程度。但若腫瘤僅限於膽管內,則斷層攝影未必找到
電腦掃描顯示左肝內膽管癌
核磁共振掃描 (MRI scan):功能與電腦斷層攝影相同,可以用來評估腫瘤侵犯程度。
經內視鏡逆行性膽管胰造影術(ERCP):此法是先把內視鏡經口、胃放到十二指腸,找出膽管及胰管的出口,由此出口放入一條導管,經導管打入顯影劑,可以把整個膽管照出來,主要用作診斷肝外膽管癌。
經皮穿肝膽管造影術(PTC):此法是用細針經皮插入肝內擴張的膽管,打入顯影劑,再用X光攝影。它可以把膽管走向及分枝明顯的表現出來,並照出阻塞位置。
肝門膽管癌經皮穿肝膽管造影及膽管引流
正電子掃描 (PET scan):可以診斷肝內惡性腫瘤及肝外轉移,膽管癌最常轉移至淋巴結、腹膜、肺和骨。
穿刺病理或細胞學檢查:可利用CT 或超音波引導經皮穿刺抽取腫瘤細胞或組織作檢查確診,一般建議只用不能切除之肝內膽管癌,因有出血及針道擴散風險。
治療
手術治療 - 外科切除是膽管癌的根治性治療,但可惜的是,大部份病人有症狀時,腫瘤已侵犯到膽管外面或肝臟裏面,而無法全部切除,一般文獻報告,切除率約20-30%左右。決定腫瘤能否開刀必須根據病人的一般健康狀況、肝功能及腫瘤的所在位置、大小和有否轉移等因素。膽管癌的切除手術屬於難度高的複雜手術,須由有經驗的肝膽胰外科醫生進行。若病人有癌症引起的併發症,如膽道阻塞致黃疸或感染,則必須先經ERCP或經皮穿肝放膽管引流管,把併發症控制下來後,再考慮開刀切除腫瘤。
肝內膽管癌的切除標本
由於肝內膽管癌的切除,常牽涉超大範圍的肝臟切除,因此外科醫生其中最大的考慮,是病人術後剩餘的肝臟,是否足以提供生存所需,在一般情況下,剩餘百分之三十以下的肝臟病人肝衰竭的風險很高,因此近年來發展出經皮穿肝門靜脈栓塞法,將剩餘肝增大後才做肝臟切除,減少術後肝衰竭的風險,擴大手術的適應症及提高安全性。肝內膽管癌患者,在接受根治性外科切除的五年存活率,約為百分之三十至四十,欲提高肝內膽管癌的存活率,暫時只有早期診斷發現及早期治療。
化學療法:
對於不能切除之膽管癌,化學治療用藥可以使一部份病人的腫瘤縮小,可能延長膽管癌病人的生命。化學治療本身會引起副作用,但新一代化療藥如Gemcitabine和Oxaliplatin比傳統化療藥如5-FU或Cisplatin副作用較少。
放射線治療:
若腫瘤還相當小但無法切除,可以考慮用放射線治療,但放射線對肝內膽管癌的治療效果一般並不理想。